7月16日,中国工程院学部重点项目“东北地区城乡融合发展过程中的污染排放特征解析与协同保护策略研究”启动会在北京远通维景酒店成功召开。该项目立足东北全面振兴目标,旨在解析城乡融合过程中的污染排放特征与演变规律,为区域生态环境协同保护提供策略支撑。中国工程院三局局长高战军出席会议并致辞,中国工程院三局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办公室干部张松、李晨参加会议。会议由项目负责人任南琪院士主持,并特邀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吴丰昌院士、北京工业大学杜修力院士、清华大学刘艳臣教授、北京林业大学张立秋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崔保山教授组成项目顾问专家组。
高战军局长在致辞中指出,东北地区城乡融合是维护国家粮食、生态、能源、产业、国防安全的关键支撑。本项目需立足国家战略需求,聚焦东北城乡融合发展中的资源环境挑战,以实用性决策支撑为核心定位,坚持运用“两个结合”方法论和系统性思维开展研究,为破解东北可持续发展瓶颈、推动新时代全面振兴提供科学治理范式和战略决策依据,切实服务于美丽中国建设和中国式现代化目标。
项目负责人任南琪院士从项目背景、研究目标、研究方案、预期成果、研究计划以及团队组成等方面介绍了项目的总体情况。项目设置的四个课题分别从东北地区城乡融合过程污染排放特征、源汇解析、演化趋势与保护策略开展研究,四位课题负责人介绍了课题的研究方案和进展。项目通过分析城乡融合过程污染物排放特征,识别污染物的重点排放源,研究随着城乡快速发展融合,污染排放的演变趋势,提出多元共治协同减排策略,为实现城乡融合与生态环境协同保护提供策略支持。
与会院士专家对项目的重要意义和项目实施方案给予高度评价,并对项目的研究内容和计划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建议。专家组建议进一步明确和完善项目目标定位,为东北环境污染构建科学的评价体系,为我国城乡融合提供区域适应性治理范式。
最后,任南琪院士衷心感谢与会领导和院士专家的悉心指导,项目组将充分吸收专家们的建议和意见,重点突出东北区域特征,聚焦研究目标和重点任务,进一步细化项目实施方案,形成城乡融合与生态环境协同保护模式,高质量高标准完成研究和咨询任务,推动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可持续发展格局建立,为落实国家城乡融合发展战略提供决策支撑。
编辑:时晓曼
初审:吴 洁
审核:马 放 田 禹 于虹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