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人民日报客户端以《劳模风采录|马军:“八百壮士”精神引领下砥砺前行》为题报道了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的我校环境学院马军院士的先进事迹。下面就跟随小编一起走进马军院士的“水世界”吧!
他是哈尔滨工业大学市政工程学科的第一位博士,是追求卓越、桃李芬芳的优秀教师,也是深稽博考的知名学者。在哈工大学习、工作的42年间,他继承发扬了老一代哈工大“八百壮士”的精神力量,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秉承着“规格严格,功夫到家”的校训传统,培养出一批又一批优秀学子。
11月24日上午,2020年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工业大学环境学院马军教授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并和黑龙江省获奖代表一同进京受奖。
马军院士长期从事环境科学理论与技术的研究工作,创建了以高活性中间价态锰、铁、强氧化性自由基和新生态纳米材料为核心的水处理理论与技术体系,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创性技术,解决了我国水安全领域一系列难题,为饮用水安全保障与污水深度理论与技术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应用于数百座水处理工程,在北京饮用水安全保障、亚运会期间水质重大污染应急、松花江重大污染应急和汶川地震灾区饮用水安全保障和污水深度处理与资源化利用等方面做出重要贡献。
马军院士团队研发的臭氧高级氧化消毒技术是目前针对新型冠状病毒消杀的安全绿色环保的消毒技术,该技术已经成功地应用于港口大型冷库消毒,将阳性产品全部转变为阴性,为冷链防疫提供了一整套可移动、浓度高、工作压力大、消毒效率高、消毒速度快、无消毒剂残留的绿色消毒技术与装备,为冷链进口海鲜产品船舶、码头、冷库、运输、储存等提供了高效、灵活、经济、快速、安全、绿色、易于维护管理的消毒措施和相关技术装备。
从教30余年,马军院士始终坚持在教书育人第一线,讲授本科生课程《水质工程学》,研究生课程《水质物理化学处理工艺理论》、《高等水处理理论》、《给水处理理论与工艺》,深受学生爱戴,被授予黑龙江省优秀教师、黑龙江省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近十年来评教中被列为校前5-10%授课教师。积极参加公益活动,为大学生、中学生开设科普讲座,是校内外广受学生欢迎的名师,被评为哈尔滨工业大学招生工作先进个人。已培养博士52名、硕士38名,其中2名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2名获全国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奖,培养的博士生中有1人获Morgan Early Career Award(全球唯一获奖人)。培养的学生多数成为我国市政、环境行业骨干,不少人已成长为领军人物,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做出贡献。
在马军看来,大学是拥抱梦想、锻炼能力、形成知识体系、不断创新的地方,自己在哈工大学习、工作42年,受益于“规格严格,功夫到家”的校训传统,继承了老一代哈工大“八百壮士”的科学态度和团队精神,他一有时间就到实验室和学生一起讨论、一起做实验。刚做完阑尾炎手术,他就打电话给学生要论文并坚持进行批改,第三天就跑到了实验室和学生讨论论文。他几乎把所有的时间都花在了学术和学生身上,出差前几分钟还在实验室,出差回来一下飞机就跑去和学生商量课题、开例会……
“真的是教学相长,作为老师,另一个角色永远是学生。从教几十年,我感觉自己的身份既是老师,又是学生,永远是学生,也永远是老师。”马军说,“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哈工大新百年,他将继续充满热情地努力奋斗,不负师者教书育人的赤诚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