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发布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公告  实验室新闻

实验室新闻

学术大师大讲堂 | 杰出校友彭永臻院士做客环境学院讲授 "污水处理领域前沿科技与学术成长分享"

2025年07月07日 水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 浏览次数:10

为引导学生深入了解污水处理前沿技术,激发环境学子投身环保事业的责任感与使命感,2025629日,环境学院在五楼报告厅举办了第十期"学术大师大讲堂"活动。恰逢学院2025毕业秩年校友集中返校之际,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工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首席教授、环境学院杰出校友彭永臻教授应邀作题为"污水处理领域前沿科技与学术成长分享"的专题讲座。讲座由副院长刘冰峰教授主持,吸引了众多本科生、研究生及青年教师积极参与。

彭永臻院士是我国污水处理领域的权威专家,现任城镇污水深度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先后荣获全国模范教师、国家教学名师、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劳动模范等称号,并于2021年获得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长期以来,彭院士在解决污水脱氮除磷难题的攻关、新工艺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等方面取得了多项突破性成果,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

在讲座中,彭院士重点介绍了其团队历经40年潜心研究的AOA工艺技术。AOA工艺,即厌氧-好氧-缺氧工艺,是彭院士团队基于2012年率先发现后置内源反硝化现象基础上,于2015年在国内外首次开发的污泥双回流-AOA工艺技术。该技术通过将传统的A²O工艺中的缺氧段后置,形成厌氧-好氧-缺氧的独特生物处理流程,能够充分利用原水中的有机物,实现高效脱氮与节能降耗。


彭院士详细阐述了AOA工艺的核心技术优势。在厌氧阶段,聚磷菌利用原进水中的碳源积累大量胞内聚合物;好氧阶段主要发生硝化作用与好氧吸磷作用;缺氧阶段则实现外源反硝化和内碳源反硝化的协同作用。相比传统的A²O工艺,AOA工艺具有显著的时间和化学药剂节约优势。彭院士生动地向同学们展示了该工艺的运行参数:厌氧2小时、好氧4小时、缺氧8小时,总停留时间14小时,相比传统工艺节省一半的时间和化学药剂消耗。

讲座中,彭院士还分享了AOA工艺的中试与工程应用成果。他介绍了在中低温城市污水处理中的中试实验,该技术已在多个污水处理厂实现万吨级工程应用,为我国城市污水深度处理提供了新的技术路径。特别是在北方低温条件下,AOA工艺仍能保持优异的脱氮除磷效果,连续13年保持出水总氮小于2mg/L的卓越成绩,这一成果在国际同行中引起了广泛关注。

彭院士还从学术成长的角度与同学们分享了宝贵经验。他强调了坚持与创新的重要性,鼓励同学们要有"做一辈子一件事"的专注精神,同时要敢于突破传统思维,勇于探索新的技术路径。他以自己的科研历程为例,阐述了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的发展轨迹,激励同学们要有信心在环境工程领域取得更大突破。

彭院士还勉励同学们,要主动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紧跟环境保护和绿色发展的时代步伐。他指出,环境工程专业大有可为,既关乎社会民生,也承载着国家可持续发展的重任。希望同学们能够将个人职业规划与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紧密结合,在实践中不断提升专业能力,用实际行动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彭院士深情寄语在场学子,希望大家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始终保持求知的热情和探索的勇气。最后,彭院士衷心祝愿大家都能在环境保护事业中找到属于自己的舞台,为建设美丽中国、守护碧水蓝天贡献青春和智慧。

在互动交流环节,现场师生就AOA工艺的技术细节、工程应用前景、学术研究方法等问题与彭院士进行了深入交流。彭院士耐心解答每一个问题,并对同学们提出的创新想法给予了充分肯定和指导。现场气氛热烈,同学们纷纷表示收获颇丰,对污水处理技术的发展前景充满期待。

通过本次讲座,同学们不仅深入了解了AOA工艺这一前沿技术的原理和应用,更重要的是从彭院士身上学到了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持之以恒的科研精神。许多同学表示,要以彭院士为榜样,在专业学习中追求卓越,在科研实践中勇于创新,为我国环境保护事业贡献青春力量。

"学术大师大讲堂",旨在为师生提供与顶尖学者面对面交流的平台,助力学生在求学关键期感受学科前沿、树立学术理想。本次讲座不仅展现了我国污水处理技术的最新成果,也为环境学院的人才培养提供了有力支撑。未来,学院将继续邀请更多知名专家学者开展高水平学术讲座,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与创新能力的环境科技人才,为推动我国环境科学技术事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来源 | HIT环境学院公众号

图文 | 向 帅 杜宇佳 李绪尧 刘 霄

初审 | 金利橦

复审 | 于虹霞 

终审 | 张鑫平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