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邢德峰教授团队在环境领域权威期刊《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上发表了题为“Insights into the Photoaging Behavior of Microplastics: Environmental Fate and Ecological Risk”的综述论文,并被选为副封面文章。微塑料的广泛存在及其潜在生态毒性已引起全球关注。在自然环境中,微塑料经历各种风化过程,其中光老化是主要机制。加强对微塑料光老化行为的理解对于阐明其环境归趋和生态风险至关重要。本工作全面概述了紫外线(UV)诱导的微塑料光老化,从一般氧化机制到聚合物特异性降解,再到环境持久性自由基(EPFR)介导的途径。通过系统评估代表性的光老化指标,将机理认识转化为可测量的参数。系统考察了聚合物性质和环境条件对这些转化的影响因素,将最新进展整合到更新的综合分析中。对光老化微塑料的生物毒性进行了批判性评估,特别关注了溶解性有机质(DOM)释放这一以往未被充分认识的生态压力源。表面性质的显著变化影响共存污染物的吸附、周围污染物的降解以及微塑料在环境介质间的迁移动力学。


本工作通过将光老化与生物膜形成联系起来,提供了新的视角,微生物定殖与表面老化共同塑造了微塑料的归趋、迁移性和生态相互作用。本综述通过将降解机制与生态影响联系起来,推动了对微塑料光老化的理解。
城乡水资源与水环境全国重点实验室为论文通讯单位,邢德峰教授为通讯作者。
论文链接:https://pubs.acs.org/doi/10.1021/acs.est.5c09999
编辑:时晓曼
初审:吴 洁
审核:田 禹 于虹霞 白朗明